西安旅游集团大晟青铜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厂商网 | 首页 | 加入收藏
 
公司简介
视频介绍
企业新闻
产品介绍
库存表
资质认证
联系我们
给我留言

  >>公司简介
中国青铜器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也就是夏末商初。经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是以奴隶占有制为主导生产方式的时代。

青铜,即红铜与锡、铅、镍、磷等化学元素的合金。它具有熔点低(800摄氏度以下)、硬度高、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能铸造出用于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种器物。青铜器替代了石器,它的出现对人类生产力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因此称为青铜器时代。中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有三千年历史,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类型遗址出土的一种铸造铜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铜器。

  青铜冶炼工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形成各个时期的风格特征。商代前期造型轻薄,纹饰简单,以酒器为主。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造型厚重华丽,采用各种动物纹饰,并出现简单的铭文。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风格趋于简朴,纹饰以粗线条为主,长篇铭文增多,大都以反映王室和王宫的活动为主,且食器青铜器比重逐渐增加。春秋后期至战国,青铜器走向兴盛阶段,造型精巧,纹饰也变为复杂细密,反映现实生活的图像流行,同时出现以金、银、红铜、玉石等镶嵌的多种图案和画像的新工艺,失蜡铸造方法使春秋后期的青铜工艺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到了战国后期,青铜器铸造多向实用发展,编钟等乐器的出现最为典型。秦代青铜器的各种铸造技术是相当高超的,只因秦王朝只存在十五年的历史,出土文物不很多,铜车马可算是佳作之一。汉代当数汉镜的铸作。初唐和盛唐铜镜之作,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南北朝之后,青铜铸作的对象,相当数量是佛像,一直绵延到隋、唐、两宋、元、明、清时代,仍有多量的金铜像的铸造。中国青铜器的造型、装饰纹样和铸造技术,综合了绘画、雕塑、图案和工艺美术于一体,其纹饰精美绚丽,造型出众而著称于世。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物最富有物色的门类之一,所有接解触过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们,都认识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美术成就。青铜器在中国的萌生演进,绵延历几千年,其出土的范围几乎遍及各地,而陕西是发现青铜器最多的中心,自两千年的西汉,即有独得青铜器的记录,随后史不绝书,近现代的发现为数更多。现代考古学在中国建立以后,又连续有青铜器的重大发现,种种珍品,受到海内外的普遍重视。陕西不愧是古代青铜器的宝藏。

商朝的首都在今河南省,与其西土今陕西一带相距不远。在商代前期,即商文化的二里岗期,商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陕西。华县、蓝田、耀县等地,都找到这一时期文化的遗址。周人发祥地的今岐山、扶风两县间的周原,也发现有商文化二里岗期风格的青铜器。扶风法门寺出土的鬲和杯,其年代均稍晚于二里岗期。这一点对了解商周的文化关系颇为重要。

商代后期,即商文化殷墟期的青铜器,在渭水一线发现的也很多,可举出华县、蓝田、耀县、西安、礼泉、武功、扶风、岐山、宝鸡等地。

  西周的首都在陕西,关中的大部分在王畿之内,不难相见,西周时期是陕西青铜器最繁盛大的时代。

最著名的西周青铜器,大多数是在陕西出土的。发现器物最多的地点是周原。许多重器,如天亡簋、大小盂鼎、史墙盘、大克鼎、毛公鼎等,都出在这里。另外,宝鸡是那时畿内诸侯西号所在,始封君系文王之弟,世代服事王室。当地还有少数民族居住,那里出土的青铜器也很丰富珍异。

  周初青铜器直接承继商代的美术传统,到西周中期才逐渐形成庄严素雅的新作风,与商代以来崇尚神秘繁缛迥然不同。陕西的这一时期青铜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特别是从周初开始,青铜器的铭文便显著加长,到西周晚年的毛公鼎,竟达到近五百字。所谓“周人尚文”,应即指此。

  青铜器铭文,即大家艳称的金文,是研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西周覆灭后,王朝迁都成周,秦国在西周的废墟上兴起。秦国的青铜器承袭西周的传统,进而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陕西陇县、宝鸡、凤翔、户县等地发现的秦国器物,已经已经显示出独特的风格。从春秋到战国,秦国青铜器的形制、花纹,都有与关东列国不一样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青铜器铭文的字体,也不同于关东列国,这就是王国先生所说的西土文字。宝鸡太公庙出土的秦武公所作钟、钵,属于春秋早期,形制、纹饰尚和西周接近,但铭文字体已充分表现出特点。这种特点一直传流到秦兼并六国以后,并且通过秦始皇统一文字,成为后世汉字的基础。

  战国时期有的秦国器物,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如传出于蒲城的大良造鞅戟,铭云:“十三年,大良造鞅之造戟。”秦孝公十年以公孙鞅为大良造,是变法的启端,这件兵器铭文的格式是“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制度之始,同年代其他列国还未见这种体制,实在是值得宝贵的。

  陕西出土的战国青铜,还有一些原来不属于秦国。比如咸阳塔儿坡所出土安邑下官钟,在魏国铭文之外,又加刻秦人字体的铭文,可知该器当时曾经易手。在秦人侵伐六国的过程中,这种情形自然是屡见不鲜的。

秦的统一,也把秦青铜器的风格带向全国各地。现在临潼始皇陵发现的秦代青铜器,质量十分精良,表明了当时工艺发展的高度。西汉建都长安,青铜器又有新的时步。茂陵陪葬的鎏铜马、鎏金竹节熏炉等宝器,代表着这方面最高的工艺水平,堪称汉代青铜器的冠冕。

              青铜器主要类型

  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音xiang,用酒食款待人)的食器。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是方形四足的。鼎是奴隶主贵族用以“别上下、明贵贱”的重要青铜礼器,史载西周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青铜鼎是由石器时代陶鼎发展而来,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的二里冈期,历经西汉,乃至魏晋,是用时最长、变化最大的青铜器。基本形式有圆鼎、方鼎、鬲鼎、扁足鼎、异形鼎等。鼎的纹饰一般装饰在口沿下、腹部和足部。铭文多铸在器体内。

  饮酒器。它是一种礼器,因形似雀,雀、爵古字通,故名。有流、柱、錾和三足可以温酒。盛行于商至西周,尤以商代最多,商墓随葬青铜器最少者为一爵,最多者出土于妇好墓,有爵四十余器。

  饮酒器。古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zhi),卑者举角。”又曰:“一升曰爵,二升曰觚(gu),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角与爵容量为四比一,商代最多见,西周趋于衰落。形似爵,前后有尾,无柱有錾,少数有盖,西周前期鸟盖角为变异式样。

  饮酒器。商代后期至西周流行。古曰:“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有扁体和圆体两种形式。口张得大,鼓腹下垂,圈足。春秋出现的觯形体修长。

  饮酒器。常与爵相伴出土,相当于后世酒杯。身长,侈口,口和底均为喇叭状,中腰细长。古书上说,爵为一升,觚为二升。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商代前期略粗矮,商代后期至西周细而长。

  容酒器。也是一切酒器的泛称。金文中将尊、彝两字联用,用于祭祀的酒器、食器统称为尊彝。北宋始将大型或中型广口有肩圆形或方形盛酒器称为尊,沿用至今。也有模拟鸟兽形状尊,如鸟尊、羊尊、牛尊、虎尊等。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春秋以后较少见。

斝(jia)

  容酒器。一说兼作温酒器。类似爵,但腹部较爵大,有三足,两柱,一錾,束腰,平底。古曰:“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散即斝,盛行于商至西周。也有分档式,形似鬲。

觥(gong)

  容酒器。出现于殷墟后期,沿用至西周前期。因流行时间短,出土数量少,基本形式为椭圆形或方形腹,有流有錾,底有圈足,有盖,盖作各种形态怪诞的兽首形,也有整器做兽形的。

卣(you)

  容酒器,专盛香酒的祭器。商代至西周盛行。一般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也有作圆形的,器形变化较多。

彝(yi)

  容酒器。彝,古代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将方形体、屋顶形盖、下圈足的容酒器定名方彝。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春秋以后少见,器形变化不大。

  容酒器。商代已流行,春秋战国盛行,沿用至汉代魏晋时期。形式多样,变化较大。商代后期至西周,长颈圆壶的器形为口沿外侈(注:张大),束颈,鼓腹下垂,贯(注:穿过,贯通)耳,圈足,有盖。扁壶、鼓腹壶、椭方壶、方壶、瓠(hu)形壶等比较常见。

樽(zun)

  温酒或盛酒器。温酒樽多为圆形,直壁,有盖,深腹,有兽首衔环耳,下置三足。盛酒樽多为鼓腹,圜底,下置三足,有兽首衔环耳。樽盛行于汉代,沿用至魏晋。

缶(fou)

  盛酒或盛水器。盛酒器名尊缶,盛水器名盥缶。尊缶见于春秋中期,为敛口,广肩,鼓腹,圈足,器形与灵相近。盥缶流行于春秋后期至战国,为短颈,鼓腹,平底,有盖,腹部有耳,体矮而圆。

罍(lei)

  大型盛酒或盛水器。盛行于商代后期至西周,沿用至春秋。有圆体和方体两种。圆体为敛口,束颈,广肩,鼓腹,兽首衔环耳,平底或圈足;方体为小口,圆肩,多有屋形盖。器的一侧一般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钮。

钫(fang)

  容酒器,即方形壶。春秋战国流行的一种方体长颈壶,称为钫。器口外侈,直径较长,斜肩,鼓腹下敛,圈足,或有盖。此器数量不多。

盉(he)

  调和酒味器。有关资料记载:“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而和之而注之于爵。”它出现于商代前期,盛行于商代后期至西周。西周有铭文以盘盉并称,盘与盉组合,起盥浴作用。

  盛水器。据记载:它是商周时期宴飨行沃(自上浇之)盥(洗手的水流于盘内)之礼所用。“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 沃盥时盘匜相需为用。即用匜或盉浇水于手,以盘承接弃水。西周中期流行盘与匜相配成组,战国以后,沃盥之礼渐废,盘被洗取代。最早的青铜盘,出现于商代前期,商代后期开始流行。一般为圆形,也有方盘。

匜(yi)

  盥洗器。用于宴飨行沃盥之礼。古代匜和盘合用,用匜倒水,以盘承之。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后期至春秋。匜,形椭长,前面可以流水,后面有錾,下面有足,有的带盖。无足的匜,形似瓢,流行于战国。

  日用盥洗具,相当于后世的脸盆,最早出现于战国后期,汉代最为流行。一般作圆形,敞口,直腹或敛腹,平底,有的器壁西侧有铺首衔环耳。内底常用双鱼纹装饰,并有吉祥语或纪年铭文。

盛器,可盛水或牛血,也可盛冰。形状为敛口,狭唇,有两耳,平底。盛行于春秋时期。青铜器中自铭为盆者甚少。

鬲(li)

  炊食器。鬲,指器中的足,空而不实的意思。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陶鬲,商代后期出现袋形足鬲,这种造型是为了扩大受热面积,快速煮熟食物。商代后期袋腹鬲消失,器表多饰精美纹饰,不宜火烧,当为盛食器。西周至战国时期,青铜鬲作为重要礼器之一,多以偶数组合,起陪鼎作用。战国后期青铜鬲逐步退出礼器和生活用器的行列。鬲的器形与鼎略有相似之处,以圆腹鬲最常见。

甗(yan)

  古代炊具,用以蒸食。青铜甗由陶甗发展而来。商代后期成为重要礼器之一,多与鼎、簋、梪、壶、盘、匜等组合成一套随葬礼器。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体称甑(zeng),用以盛粮;下体为鬲,用以煮水。中间以箅(bi)相隔,通过鬲中产生的蒸汽蒸熟甑中的食物。甗多为圆形,形体较大,甗的器形似鼎,只少三足。甑的圜底与鬲相接,下有三或四柱足。西周也出现一种方体甗,但为数极少。

簠(fu)

  盛放饭食的器具,也为礼器。“凡祭祀,共簠簋。”凡簠都为方形器。西周前期出现,西周末春秋初盛行,战国后期消失。器和盖的造型相同,一般有卡扣相合,器可盛食,盖倒置亦可盛食。

簋(gui)

盛放煮熟粮食的器具。商周时期,簋为重要礼器之一,圆口,圈足,无耳或有两耳、四耳、方座,或带盖的。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鼎相配。据历史记载,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西周时期簋的数量最大,器形繁多。最早的簋出现在商代后期,器形为圆体。西周中后期方座簋十分流行。

  盛放粮食的器具,有鼎和簋两种器形相结合演变而成。敦与簋的作用相同,是重要礼器,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后期至战国后期,秦代消失。宋代称敦为鼎,清代始将敦分出。敦的器形变化不大,器体为半球体,圆腹,双环耳,三短足。盖与器相同,也为半球体,倒置可放粮食。盖与器相合成为球体或卵体。

盨(xu)

  盛放粮食的器具。宋代以来将盨称为簋,清末始将簋和盨分开。一般为椭圆形体,敛口,双耳,圈足,有盖,盖上有矩形钮,倒置亦可放粮食。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后期,春秋前期基本消失。

  大型盛饭器,兼可盛水或盛冰。盂与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取于盂。出现于商代,流行于西周。盂的器形变化不大,形似大碗,口沿外侈,深腹内敛,圈足,有的置附耳。

梪(dou)

  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具。出土和传世青铜梪较少,可能当时多以陶、漆、竹木质为主,这种梪不易保存。青铜梪出现于商代后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梪的器形变化不大,由圆形盘盛食,中间束腰形成细长柄,下有圈足。有的配盖,盖上有拉手或环钮,可倒置盛粮。

  盛食器。器形与梪相似,其特点为盘浅,边狭面底平,劝足矮而粗,且多为镂空,没有形成明显的细柄。出现于西周至春秋时期。

枓(zhu)

  杓(zhuo)子,挹(yi)酒或挹水器,也作斗。有曲柄,像北斗之形,因别于量器斗,故取枓字。流行于商周。与勺的区别在于:枓有曲柄,勺为直柄。

  挹酒浆器。形似枓,区别在于枓为曲柄,勺为直柄。流行于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

  酒尊的器座。传世和考古发掘的禁为数甚少。器形为长方形,如箱,禁面有为数不等的承器圈足。

 
  >>公司信息
经营模式: 生产型
所属行业: 陕西 西安市 西安市书院门33号
所属地区: 陕西
成立年份: 1900年
公司规模: 51 - 100人
地址: 陕西 西安市 西安市书院门33号
电话: 86 29 87216605
传真: 86-29-87211368
联系人: 孙平
网址: http://www.dsbronze.com
电子邮箱: dasheng@dsbronze.com
邮编:
 
版权所有©西安旅游集团大晟青铜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 ICP备案:http://www.dsbronze.com
电话:86 29 87216605 传真:86-29-87211368
无标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