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史。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有事业编制人员130人,临时聘用人员70余人,年出版新书近400种,重印书600余种,新书、重印书合计近千种。2005年销售码洋达到2.1亿元 2.组织结构。出版社下设编辑部、发行部、出版制作部、行政部,另有电子音像出版社、经世图文制作公司、经世书局、21世纪大学英语发行责任公司等独立核算机构。编辑部下设人文、新闻、科技三个编辑室和经管、外语、医学三个分社。 3.人员结构。出版社现有编辑50余人,占事业编制人员的38%,管理人员18人,占14%,其他人员近60人,占48%。编辑人员中高级职称占60%,中级职称占19%,初级职称占21%;其中博士占11%,硕士和在读硕士占42%,大学本科占47%。 4.学科分布。经过两社合并,复旦大学出版社各类专业人员现已涵盖人文、社科、外语、经管、理工、医学等众多学科。其中人文占19%,社科占15%、外语占21%、经管占13%、理工占13%、医学占19%。 5.作者分布。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作者队伍经历了从以复旦作者为主,到复旦作者和外地外校作者并重的转变。依托复旦,面向全国组稿,在全国范围寻找最适任的作者,是编辑组稿和选题论证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北大、清华、浙大、武大、南大、人大、厦大、吉大等一大批名校的名师成为复旦出版社的作者,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海外名校的作者也不断加盟,复旦作者的比例已从前几年的80%下降到50%,非复旦作者的比例正呈不断上升趋势。 6.出书结构。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现已形成以出版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和原创性学术专著为主的出版特色,其中教材占70%,学术专著占20%,社会读物占10%。 7.获奖情况。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至今,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其中《复杂系统中的电磁波》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中国思想史》、《高分子科学中的 Monte Carlo方法》、《手的修复与再造》、《现代医学微生物学》、《现代神经外科学》五种图书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现代西方经济学》、《手的修复与再造》、《国际投资争端仲裁》、《现代肿瘤学》四种图书获中国图书奖。另有近百种图书获教育部、卫生部、司法部、财政部等百余种省部级以上政府奖项。 8.国际合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借助多年来积累的优质出版资源,积极开展对外合作,2002年对外输出版权50种,名列上海各出版社之首,输出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美、日韩、台港澳等。同时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思想文化学术成果,如剑桥科学史丛书、管理学丛书、南怀瑾系列等。 二、品牌图书 1.精品教材。以"复旦博学"品牌教材为龙头,开发系列品牌教材。复旦博学现有史学系列、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法学系列、经济学系列、金融学系列、管理学系列、MPA系列、广告学系列、医学基础系列、公共卫生系列等25个系列,140余种,其中有5种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种教材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奖,34种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种入选教育部研究生推荐教材。品牌教材中年销售量超过1万册的已达百种。 2.学术专著。致力于出版海内外学人的原创性学术专著,是复旦大学出版社长期坚持的出版理念。复旦大学出版社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的著作,均是品牌专著中的代表性成果。《中国文学史》、《中国人口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晚明史》、《复旦学人文库》、"火凤凰学术遗产"丛书、"名家专题精讲系列"、"现代医学系列"等等,均是原创性或独创性的重大学术成果。 3.社会读物。复旦大学出版社历来奉行"少而精"地出版社会读物的出版理念,社会读物的出版虽然只占全社出书比例的10%,却一直受到读书人的关注。《狮城舌战》、《复旦大讲堂》、《寻找太阳城》、《活到100岁》等一大批社会读物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